資訊分享

Information Share

海鮮 Sea Foods

分類:

1. 軟體類:

    ♦ 章魚(Octopus),日文稱(Tako/蛸)

    ♦ 烏賊(Cuttle Fish),又稱墨魚、花枝、軟絲

    ♦ 魷魚(Squid),又稱柔魚、槍烏賊。同屬魷魚的鎖管科,

  又稱為透抽/中卷,其幼體則是小卷/小管。

 

2. 貝類

    ♦ 生蠔(Oyster),生食以活體為主

    ♦ 干貝(Scallops),又稱凡立貝、扇貝、瑤柱;圓形,生長於較寒冷的水域。

       另有一種腰子貝,外型如腎臟,口感較硬,生長於東南亞海域,又稱牛角貝,價格便宜,常混淆成干貝出售。

       法國布列塔尼所生產之聖傑克扇貝(St.jacques)是歐洲最出名的扇貝。

 

     ♦ 鮑魚(Abalone ),有生凍與熟凍之區分,料理前,足體需去除。

     ♦ 貽貝/淡菜(Mussel),分兩大品種大西洋品種,黑殼,體積較小,

        鮮甜味較高;太平洋品種,又稱孔雀蛤,青殼,體型較大。

 

3. 甲殼類

     ♦ 龍蝦(Lobster),分為帶鉗的波士頓龍蝦(American Lobster)與岩龍蝦(Rock Lobster),

        法國布列塔尼所生產的藍龍蝦是歐洲最出名的龍蝦。

     ♦ 挪威小龍蝦(Langoustine),又稱長臂蝦,為高級海鮮之一

     ♦ 海虎蝦(Sea Tiger),野生每隻最大可達200g以上

     ♦  花虎蝦(Flower Sea Tiger)野生每隻50-100g

     ♦  草蝦(Tiger Shrimp)養殖每隻20-100g

     ♦  藍蟹(Blue Crab),各部位圖解如下

4. 魚類

    ♦ 扁體海水魚:比目魚(Turbot),鰈魚(Flounder)牛舌魚(Sole),歐式料理常使用的高級魚

 

     ♦石斑魚類(Grouper):依序等級分為東星斑(紅條)、鸚哥、青衣等。

 

     ♦ 鱈魚(Cod):全世界廣泛食用的魚種,市場可分為,圓鱈與扁鱈(水鱈),近年因捕抓過度,魚源耗竭,

        市場供應量少價高,所以有用切片形狀相似的油魚或比目魚混充。

     ♦ 鮟鱇魚(Monk Fish):底棲性海水魚,樣醜味美,正統馬賽魚湯的基礎食材。

     ♦ 红鲻魚(Red Mullet):原產地大西洋及地中海,夏季品質最佳,可不去除內臟整隻食用。

 

     ♦ 鲂魚(John Dory):魚身有一明顯的黑點,高級魚種。

     ♦ 太平洋鲂魚(多利魚)(Pacific Dory):越南為最大出產國,品質不一,價差大。

        大宗的低價食魚種。

 

專業術語

1. 解水冰:冷凍海鮮,置於冰鹽水中慢速攪動,使其解凍,解凍後的海鮮常混淆成生鮮海鮮販售。

2. 發泡:海鮮在處理時加入"保水劑 "(磷酸鹽),會使得所加工的產品中細胞含水率增加,外型較飽滿;

    一旦加熱料理後水分會流失,體積縮小,鮮味也會降低。此為海鮮市場價格競爭的慣用手法,

    尤其慣用於軟體類、干貝、蝦仁與太平洋鲂魚等產品

3. 包冰率:海鮮魚體在冰凍保存的狀態下,為避免產品因冷凍導致凍傷或脫水,會將產品表面

    附著一層結冰的水分加以保護,其水分重量於產品本身的淨重比率,則稱為包冰率。

    通常包冰率於8%-12%則稱為"保護冰 ",屬正常狀態,過高的包冰率則會影響海鮮的售價。

4. 魚類的處理區分:

    一去:去內臟

    二去:去內臟+去魚鱗

    三去:去內臟+去魚鱗+去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