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矽藻蝦 SPF Shrimp
台灣食用蝦的種類以白蝦為大宗,而台灣西部地區多與虱目魚、
蛤蠣一同用半鹹水的混養方式養殖。
台灣的養蝦業又可分為:
♦ 種蝦場(培種蝦)
♦ 蝦苗場(供應蝦苗)
♦ 養殖場(飼養蝦)
一般而言,蝦隻的鮮度越高,會使過敏因子降低到50%;另外50%的過敏因子多為蝦體內所殘留抗生素,
市售的活蝦常因密集,故需添加興奮劑(促使蝦隻活躍)及抗生素以維持存活率,以至於有人食用蝦子後會有過敏現象發生。
台灣矽藻蝦的蝦苗來自「無病原蝦苗」,成本會比一般蝦苗高約十倍,但是可以避免近親繁衍時的垂直感染,
所以無須使用化學藥劑提升蝦隻的育成率。不採用混養模式,因為養殖池中如果養殖物種多則病源也會較複雜,
且池底容易累積排泄物及飼料,更是病菌的溫床;養殖池環境的劣化是造成飼養蝦隻生病之主要因素,
養殖系統是由水產物種、養殖環境、病原體所構成,三者是環環相扣且相互影響。